与死神赛跑 —— 一位准妈妈医生的彻夜守护
发布时间:2025-07-18 作者:查永红 浏览:219次
怀宁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灯光,常常彻夜不熄。对于怀孕6个月的汪元和医生而言,每一次夜班都是对意志和体能的考验。然而,就在她孕期反应依然强烈的一个深夜,这位“准妈妈”医生,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刻在骨子里的医者责任,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。
深夜的挑战:孕吐与急救的交织
那是一个格外难熬的夜班。怀孕几个月的汪元和,依然被频繁剧烈的孕吐困扰着。夜深人静时,这种不适感尤为强烈。她刚强忍着恶心,在走廊尽头稍作喘息,甚至来不及喝口水压一压翻腾的胃,急促的呼救声便划破了病房的宁静——一位刚入院不久的患者,突然出现意识不清、肢体瘫痪,典型的“院内卒中”!
分秒必争:无家属在场的果敢担当
时间就是生命!汪医生瞬间将自身的不适抛在脑后,挺着孕肚,疾步冲进病房。患者情况危急,更棘手的是,家属远在上海,无法及时赶到。面对生命垂危的患者和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现实,汪元和没有丝毫犹豫。“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!准备溶栓!责任我来担,抢救不能等!”她一边迅速通过电话与焦急的家属沟通病情、解释风险、获得远程授权,一边已指挥团队火速行动。评估、CT、排除禁忌症……所有流程在高度紧张中高效推进。
“双重”坚守:强忍不适,继续守护
就在这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,强烈的孕吐再次袭来。汪元和医生冲进卫生间,剧烈的呕吐让她几乎直不起腰,额头上布满冷汗。然而,患者的影像结果需要她即刻判断,溶栓药物需要她精准决策。她匆匆漱口,甚至来不及擦干嘴角的水渍,又立刻回到抢救现场。“快,根据CT结果,符合溶栓指征,马上给药!”她强忍着胃部的不适,声音却异常坚定。溶栓药物缓缓推入患者血管,汪元和紧盯着监护仪,密切观察着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,一手抚着自己的孕肚,一手指挥若定,整整一晚,剧烈的孕吐让她粒米未进。
生命的回响:患者康复是最好的慰藉
在汪元和医生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,溶栓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。患者的情况逐渐稳定,肢体功能开始恢复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病房,看着患者转危为安,并能进行简单交流时,一夜未眠、疲惫不堪的汪元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那位逐渐康复的患者,后来得知救他的医生竟是一位怀着几个月身孕、且在自己最难受的孕吐期彻夜守护时,感动得热泪盈眶,连声道谢。
坚守的背后:是责任,更是信仰
按照常理怀孕六个月汪元和本可以申请调整班次。但面对科室人员紧张的实际情况,她深知夜班岗位的重要性。“科里人手少,一个萝卜一个坑,我休息了,同事的工作压力就更大了,病人的诊疗风险也会随之增加,我能多坚持一天是一天!”这份朴实的话语背后,是沉甸甸的职业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敬畏。她用自己的身体,承载着孕育新生命的喜悦与艰辛;更用专业与无畏,守护着病房里每一个患者的生命。